梭伦颁布“解负令”,规定土地最高限额和制定“遗嘱法”的后果是 ( )
①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②使贵族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③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④使希腊各邦相继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严复)这一言论( )
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
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
D.动摇“中体西用”的理论根据 |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 )
A.编译《四洲志》 |
B.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
C.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
D.戊戌变法 |
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
如图,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 |
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
C.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 |
D.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