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三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
果味饮料 |
苹果汁 |
梨汁 |
滴加的滴数 |
40 |
10 |
20 |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依据是 (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结论】 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
A. 试管的大小不同
B. 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 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D.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
30%双氧水的质量(
) |
加入的水的体积(
) |
二氧化锰质量(
) |
收集时间(
) |
1 |
10 |
40 |
5 |
200 |
2 |
20 |
30 |
5 |
100 |
3 |
30 |
20 |
67 |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选填编号)。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
④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
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
)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 | 只有 | 含有 和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
和
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
:
①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装置中;
②
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
(1)
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的作用是。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碲(
)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
,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
,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则X为(填化学式)。
(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
浓度和
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
温度/℃ |
反应时间/h |
粗碲沉淀率/% |
a |
65 |
3.0 |
65.0 |
b |
80 |
3.0 |
98.9 |
c |
80 |
2.0 |
98.9 |
d |
90 |
2.0 |
97.0 |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和。
②实验a和b 的目的是。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我("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
)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
的含量远大于
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4)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
,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序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
与镁条反应的溶液 |
|
|||
实验现象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有较多气泡产生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气泡较少 |
加热后,实验现象 |
气泡明显增多, 可闻到氨味 |
气泡增多 |
气泡增多 |
气泡增多 |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②③
为比较相同浓度的
溶液和
溶液对
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请写出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定性探究】
(2)如图甲,可通过观察来定性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
(3)如图乙,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要定量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可测量生成等体积气体所需的。
【深入探究】
(4)在
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呢?
猜想1:铁离子(
)起催化作用;
猜想2:起催化作用;
猜想3:起催化作用;
……
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