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有关内容: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原理 |
气体发生装置 |
① |
制备氧气 |
H2O2→O2 |
|
② |
制备氨气 |
NH4Cl→NH3 |
|
③ |
制备氯气 |
HCl→Cl2 |
|
(1)上述气体中:从制备过程看,必须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填气体
的化学式,下同);从反应原理看,明显不同于其他两种气体的是 。
(2)根据表中所列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将其编号填入上
表中的空格中。
(3)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①通入氯气后,A中的现象是 ,整套实验装置存
在的明显缺陷是 。
②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B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l2,在右边方框内画出气体收集装置图。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氧化剂是, 8.4g铁粉参加反应,转移电子mol。
(2)干燥管内使用的干燥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碳酸钠③碱石灰④过氧化钠
(3)硬质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圆底烧瓶中盛装水和,加入后者的作用是。
(4)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检验生成的气体的方法是。
I.(4分)某温度下的溶液中,c(H+)=10x mol/L,c(OH-)=10y mol/L。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
(2)该温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的pH=。
II. (6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填字母)。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为。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③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④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溶液
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2000mol/L的醋酸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
实验二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将0.2000mol/L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的醋酸的pH,结果如下:
醋酸浓度(mol/L) |
0.0010 |
0.0100 |
0.0200 |
0.1000 |
0.2000 |
pH |
3.88 |
3.38 |
3.23 |
2.88 |
2.73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2)从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检查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
(2)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
①CO2② NO③ Cl2④H2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10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 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氨气通常采用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中氨的作用是_______剂。
(4)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