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1/2O2(g) SO3(g)H=-98 kJ·mol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下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B、C、D、E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书写)。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3)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4)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中水溶液呈酸性的有(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能与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用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
SiO2+C+N2Si3N4+C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了保证石英和焦炭尽可能的转化,氮气要适当过量。某次反应用了20mol氮气,反应生成了5mol一氧化碳,此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3)分析反应可推测碳、氮气的氧化性:CN2(填“>”“<”“=”)。
(4)氮化硅陶瓷的机械强度高,硬度接近于刚玉(A12O3),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以下用途正确的是

A.可以在冶金工业上制成坩埚、铝电解槽衬里等设备
B.在电子工业上制成耐高温的电的良导体
C.研发氮化硅的全陶发动机替代同类型金属发动机
D.氮化硅陶瓷的开发受到资源的限制,没有发展前途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12、O2、C1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
2FeSO4 + a Na2O2 = 2Na2FeO4 + b X + 2Na2SO4 +c O2
①该反应中物质X应是ac的关系是
②简要说明K2FeO4作为水处理剂时,在水处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湿法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反应体系中有六种数粒:Fe(OH)3、C1O、OH、FeO42-、C1、H2O。
①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每生成1mol FeO42-转移mo1电子,若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3mo1电子,则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1。
③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说明什么问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 + 2H2(g) CH3OH(g)。
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H _____0(填“>”、“<”或“=”)。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⑶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H=-a kJ·mol1
② 2CO(g) + O2(g) = 2CO2(g)△H=-b kJ·mol1
③ H2O(g) = H2O(l)△H=-c kJ·mol1
则CH3OH(l) + O2(g) =" CO(g)" + 2H2O(l)△H= ____________________ kJ·mol1

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反应450℃的平衡常数_______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或“=”)。
⑶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3v(H2)=2v(NH3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⑷第5分钟末,保持恒温恒压,若继续通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平衡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⑸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