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为问中划线句子做出停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          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乎      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          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凋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指什么样的人?谈谈你的理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二段选文,完成小题。
古文欣赏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 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之不以其道()(2)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3)买首五百金()(4)鸣不能通其意()
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阅读与理解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
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在文中作用是
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
远山,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5分)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①病:筋疲力尽,是引申义。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宋人有其苗 ()(2)之者() (3)助苗长矣 ()
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1)虎大() (2)觉无能者 ()(3)虎喜()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2)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对老虎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i)丽。朝(zhao)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 靖郭君将城薛①,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②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③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④,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⑤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⑥,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注】①薛:靖郭君的封地。②谒:引宾客进见。③言:字。④亡:同“无”。⑤荡:放肆,任性。⑥阴:同“荫”,荫庇。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2)一言,臣请烹益: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请三言而已矣:
“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前人在评论(乙)文时对“海大鱼”三字连连称“妙”,通读全文,你认为妙在何处?
两文都讲劝谏术,简要说明(甲)的邹忌与(乙)文的“客”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