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一年级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 B.甲乙丙戊 |
C.甲乙丙丁 | D.甲乙丁戊 |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
1850年 |
1887年 |
1914年 |
1936![]() |
1949年 |
||||
人口数(千人) |
414699 |
377636 |
455243 |
510789 |
541670 |
||||
人均收入(元) |
43.8 |
35.9 |
41.22 |
50.51 |
34.98
|
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
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是
①推翻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②制定并颁布了《临时约法》③建立了中华民国④领导了抗日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南昌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