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 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                、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的一头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携带者。在这群体中还可能有        头携带者母牛尚未鉴定出来。
Ⅲ.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若F1雌雄个体交配,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①过程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需经过酶解,其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需要用到聚乙二醇(PEG),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除了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如。由此过程可以看出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组织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4)请说明运用此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大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
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只在神经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点,若,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特点为,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由于

下图表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组织细胞有特异性受体与激素分子相结合,这样的细胞称为该激素分子的_______________,激素能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激素又称为____________。
(2)若乙是胰岛B细胞,则激素①对糖代谢的调节情况是:除了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外,特别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乙是胰岛A细胞,则激素①的调节结果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②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的活动以及g、h的形成,即影响________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a、b过程表示激素②分泌的____________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②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____作用。
(5)甲监测着人体的多种功能,能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大脑,而大脑发出的“指令”要经甲转达,从而协调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所以,激素的分泌又受____________的调节。

洛克猪腹部紧凑,背部和后躯肌肉发达,后躯丰满,瘦肉率高。杜洛克猪的耳型受基因A、a控制,背型受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两种性状的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立耳垂背、立耳中垂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2: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2)若杂交实验中,子代有半立耳中垂背、立耳中垂背、半立耳直背、立耳直背,其数量比为1:1: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3)研究发现85.1%的杜洛克猪属于酸肉基因(C)携带者 (C、c基因与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酸肉基因可使肌肉中的糖原含量升高70%,导致糖原分解产生的乳酸较多,引起肌肉pH下降,显著影响猪肉品质(活体猪肉的酸性、非酸性性状可通过技术手段检测)。现有三种杜洛克猪品种:垂耳垂背酸肉(AABBCc)、立耳垂背酸肉(aaBBCc)、立耳直背酸肉(aabbCc),请选择合适的个体,培育垂耳直背非酸肉杜洛克猪新品种。
①选择表现型分别为的杜洛克猪作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l
②让Fl中表现型为的雌雄杜洛克猪个体进行交配,在产生的F2中,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
③若不考虑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最高的要求,也可选用F1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雌雄汉普夏猪个体进行交配,这样产生的垂耳直背非酸肉的个体比例占F2个体总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与利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光能固定到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__,该生理过程发生在结构__________(A/B)中,化学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蜗牛细胞内产生该物质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固定到被蜗牛直接利用,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如

(3)在食物链中,鸟处于第_______营养级,能量的流动是以__________作为载体进行的。该生态系统的维持需要系统外能量的持续输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