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Cu和浓H2SO4反应的产物中有SO2和H2O,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B中有无水硫酸铜、C中有品红溶液、D中有氢氧化钠溶液
(1) 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a接 , 接 , 接 ;
(2) 仪器B、C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SO2和H2O?
B中 ,C中 ;
若将 B、C装置前后对调,对实验有何影响
。
(3) 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4) 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机物A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Cl在侧链上。当A与Cl2分别在Fe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分别是苯环上一氯取代有两种和侧链上一氯取代有一种;A与溶液反应时有气体放出。A经下列反应可逐步生成B~G。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编号);
(3)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①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侧链上含有一个一CH;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属于酯类。则其结构简式为(写3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A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______; 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
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________,打开_________ (填k1、k2或k3);
(3)若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4)关闭、
,打开
,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
至满。则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若E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______;
研究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
A~F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氟水、水、锌粒、铜片、食盐、高锰酸钾、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
(1)D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
(2)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中得到蓝色溶液
(3)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F中.镁条表面生成一种灰黄色固体物质。将该发黄色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l、写出A~F的物质名称:
A,B,C,D,E,F。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C与D;
E与无水硫酸铜;
F与Mg;
F与Mg的反应产物与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棒、0.5mol· L-1盐酸、0.55mol· 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
溶液温度 |
中和热 △H |
|||
t1 |
t2 |
||||
① |
50mL0.55mol.L-1NaOH |
50mL.0.5mol.L-1HCl |
20℃ |
23.3℃ |
|
② |
50mL0.55mol.L-1NaOH |
50mL.0.5mol.L-1HCl |
20℃ |
23.5℃ |
已知:Q=Cm(t2 -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KJ·℃-1· 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g·cm-3。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显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填字母);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清毒的物质。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3)为测定漂白粉中Cs(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g漂白粉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H2SO4、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mol·L-1Na2S2O3溶液:2Na2S2O3+I2=Na2S4O6+2NaI,共消耗20mLNa2S2O3溶液,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