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天又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Ⅰ 探究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1)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


(3)左图是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气体由       端(填“a”或“b”)导入。
Ⅱ 我猜想此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除杂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方法探究】为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A:
方案B:
【方法提炼】上述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所需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方法运用】
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9)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

Ⅰ.操作a、b的名称是 (10)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11)
Ⅱ.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13)
Ⅲ.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 (14)(填化学式)溶液。
Ⅳ.步骤③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是否会影响氯化镁的纯度?理由是(15)

某探究性活动中,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结束后,甲、乙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I)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II)甲同学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③丙同学从实验②的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丙同学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产生气泡
检验滤液中有NaCl
B.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
产生白色沉淀

【探究结论】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氯化钠。

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铝制品却不宜长时间盛放腌制食品。资料显示:“铝制品表面虽然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氯化钠也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对氧化膜产生了破坏作用?
【实验方案】

【反思】针对实验3,莹莹认为还应增做一个对比实验,她的方案是向B试管中再加入Na2SO4溶液,结果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可证明溶液中对氧化膜不产生破坏作用的离子是____。
【定量计算】现有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铝片4克,放入到100克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待固体完全消失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l03.7克,求该铝片中氧化铝的质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下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1】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
和氢氧化钙.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该物质是
(3)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g,滤渣B中CaCO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1.0g.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