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所设计的服装。此后几十年,它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当时中山装大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A.它广泛吸收了欧美服饰的优点
B.孙中山个人崇高的政治威望
C.它表达了国人对民主共和的崇尚
D.它让人“见其服而知贵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张抗日、反蒋、联共,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内求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人民民主自由,发展国民经济,解放工农劳苦群众。中共中央认为,李济深、蔡廷锴、蒋光鼐等“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拒绝援助福建事变。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未能认清中华民族真正的敌人
B.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主张区别对待国民党人士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