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B.前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C.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D.前者是形而上学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两段话是在强调

A.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
C.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D.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2008年11月12日,根据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拍摄制作的月球影像图发布。地球指令“嫦娥一号’,准确地向地面传回月球的各种信息,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实践具有社会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创造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②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11年3月26日晚,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