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时期,发生于减数分裂的_____________时期。
(2)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
(2)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⑥是__________。
(4)过程⑦采用的实验技术是__________,获得的X是__________。
(5)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所制备的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__________比较;或用图中的__________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下图表示花药离体培养及单倍体育种的大致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 ① 是把幼小的花药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放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该培养基中加入的营养物质应该有_______________(答其中二种),加入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过程 ② 是花药在培养基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下发生多次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叫作_____,细胞分裂的方式是________。
( 3 )过程 ③ 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这一过程叫_____,然后长成植株。要使该植株染色体数目加倍通常采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处理。
( 4 )花药离体培养应用的是________技术,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
(创新)某农科所为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
系,在可人工控制的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和大豆。下图为在7000lux光照,室温为18℃的条件下,两种植物叶片光
合作用强度和CO2浓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大豆中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其相应的场所在_____细胞中。
(2)当CO2浓度达到a点后,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C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的实验手段是__________。
(4)将两种植物叶片的横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所示的叶片应为_____的叶片。
(5)上述两种植物在大棚内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老叶发黄,可能缺乏的矿质元素是_____或_____,为使作物正常生长,应及时施肥,同时结合_____以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和结果。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共有________(填数据)。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没有更高营养级的原因是__(填字母)的NP不足以维持更高营养级的生存。
(3)从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每年有无增加?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等式或不等式的形式回答)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红豆杉种群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看其是否出现________。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
a级 |
b级 |
c级 |
d级 |
e级 |
高度(cm) |
h≤10 |
10<h≤30 |
30<h≤100 |
100<h≤300 |
h>300 |
数量(株) |
120 |
62 |
32 |
16 |
6 |
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关系。
(4)该植物园所有的种群可构成群落,其垂直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