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     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         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____。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有个突触,①所指结构名称是。在③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③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
(2)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mv;与A情况比较,在B情况下,可能因为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从而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

下图左是某地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2)蘑菇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3)右上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农田中某一地段蚯蚓数量的变化,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则该点的含义为,K值的含义是,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该值(填“能”或“不能”)发生改变。

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时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干扰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体通过调节机制维持机体稳态。
(2)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代偿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机体通过调节促使甲状腺细胞增大,从而满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在此调节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3)2,4—D可以作为除草剂,在农田中常用高浓度的2,4—D喷洒可除去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单子叶植物庄稼并不受影响。此现象说明
(4)在一箱未成熟的青苹果中放入几只成熟的苹果,可以加速青苹果的成熟。这里起作用是
(5)观察右图,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a)若A细胞内部己经侵入了麻风杆菌,B细胞与A细胞密切接触,使A细胞裂解死亡,则B是细胞。
(b)若A、B表示内环境组成的两部分,且A可渗入某结构形成B,但B不能形成A,则B表示

某地由于引入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上图左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_________株。
(2)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
(3)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上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为该入侵植物,甲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4)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量、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__________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量不随种植密度变化而改变。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