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选文。(共8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志虑纯:          (2)严亮卒:______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太宗房玄龄等曰       太守谁(《醉翁亭记》)
B.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           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病而死           舜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帛曰:“陈胜”,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书:字条 B.王:为王 C.得:发现 D.固:本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
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忿恚 B.尉果广
C.固以之矣 D.将军身坚执锐

E、渔人甚之。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便还家 要: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不可缺 诚:④卒亡天下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陈胜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2分
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用文中语句概括为四字短语。)①4分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4分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梅花岭记(节选)
(清)全祖望
①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②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注】①今江苏扬州。②即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③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④即清兵。⑤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 尚 未 有 子
②乃 以 衣 冠 葬 之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集诸将而之曰()②吾上太夫人()
③德威流()④被至南门()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吾誓与城为殉。
②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请结合原文概括史可法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箭的尾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余人各复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以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便还家(2)处处
(3)遂小溪(4)不城府
用“/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1)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2)桑 畦 麦 陇 高 下 联 络。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回答问题。
(1)分点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2)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