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邓小平说:“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古代希腊民主是现代民主的源头它的特点又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祖初渡江,颇有重典,……命(李善长)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明史·刑法志》
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
——《明史·李善长传》
材料二

材料三 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明朝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两部法典实施的结果及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至少举二例)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和平是恐怖(核武器)生产出来的健壮的孩子.
材料二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宗旨……中国早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胡锦涛在法国国民议会的演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式武器(核武器)如何“改变了国际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所做的贡献。(6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手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套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胡锦涛在灰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
回答:
(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5分)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真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次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韵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以.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的表现。

(1 7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皇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回答: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成因。(5分)
(3)材料三中“科学”的含义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中所说的“这三十年来”的中国历史,谈谈科学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主要作用。(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