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
材料一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将为束制民彝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将为野心家利用之宪法,非为平民百姓日常享用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此乡愿政治之见端也。
——李大制《孔子与宪法》(1917年1月30日)
材料二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1月15日)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李大制的主张及原因。
(2) 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大制的主张有什么变化?说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1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兵、发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1)依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2)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材料五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材料二选自哪一法律文件? (2分)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3)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不断。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尽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 《盛世危言》
材料三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通商口岸的开放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2)《马关条约》相对前两次战争所获侵略权益所体现的侵略方式有什么新特点?有什么严重危害?(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请完成:
(1)上述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以及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人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3)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上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在教会的教父们的无数著作中有不少表面的矛盾甚至难解之处。我们崇拜他们的权威,不应使自己追求真理的努力停滞不前。……教父们会有错误是毫无疑问的。即使彼得,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隐入错误中;圣徒们永远不要人启发岂非错误;教父们自己并不相信他们或他们的同伙永远正确。……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引自人文主义者阿贝《是与否》绪论提要
材料四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引自人文主义者皮阿《论人的尊严》
材料五 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引自《世界史·中古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
(3)材料三、材料四和材料五,说明人文主义者极力反对的和提倡的内容。
(4)结合史实扼要评述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