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伶官传序(节选)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每小题1分)
(1)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梁君臣之首(     )
(3)下沾襟(     )              (4)逸豫可以身(    )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盛衰理尔其无忘乃父
B.庄宗受藏之于庙负前驱
C.后用兵意气之盛
D.盛锦囊而告成功

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这里连续用了9个动词,有何表达效果?(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①。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上将军,赐金千斤。 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②、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注解]①詹事:掌管皇后、太子宫中事务的官。②条侯:指周亚夫。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列侯莫敢与亢礼亢:通“抗”,对等
B.酒酣,从容而言从容:随便
C.窦婴引卮酒进上引:举起
D.固辞谢病不足任谢:道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陈之廊庑下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B.①乃拜婴为上将军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C.①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①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②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婴和窦太后在是否立梁孝王为帝的问题上态度不同,窦婴不同意孝景帝“千秋之后传梁王”的说法,因此遭到窦太后的冷遇。
B.在吴楚叛乱之际,皇帝查遍刘氏宗族和外戚窦氏,都没有像窦婴那样有才智的,于是重新起用窦婴。
C.窦婴因为贤良正直,所以“诸游士宾客”才争相归附到窦婴门下,以至最终平定七国之乱,封为魏其侯。
D.汉景帝时,窦婴的声誉很高,每当朝中商议大事,别的大臣都不敢和他与周亚夫平起平坐。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王冲,字长深,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衍,齐侍中。父茂璋,梁给事黄门侍郎。冲母,梁武帝妹新安穆公主,卒于齐世,武帝以冲偏孤,深所钟爱。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入为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除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东宫领直。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出为招远将军、衡阳内史。迁武威将军、安成嗣王长史、长沙内史,将军如故。王薨于湘州,仍以冲监湘州事。入为太子庶子。迁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三年,以帝甥赐爵安东亭侯,邑一百五十户。历明威将军、南郡太守、太子中庶子、侍中。出监吴郡,满岁即真。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兼左民尚书。出为明威将军、轻车当阳公府长史、江夏太守,行郢州事。迁平西邵陵王长史。转骠骑庐陵王长史、南郡太守。王薨,行州府事。梁元帝镇荆州,为镇西长史,将军、太守如故。冲性和顺,事上谨肃,习于法令,政在平理,佐籓莅人,鲜有失德,虽无赫赫之誉,久而见思,由是推重,累居二千石。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贵游之中,声名藉甚。
  侯景之乱,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冲求解南郡,以让王僧辩,并献女妓十人,以助军赏。元帝授持节、督衡、桂、成、合四州诸军事、云麾将军、衡州刺史。元帝第四子元良为湘州刺史,仍以冲行州事,领长沙内史。侯景平,授翊左将军、丹阳尹。
  武陵王举兵至峡口,王琳偏将陆纳等据湘州应之,冲为纳所拘。纳降,重授侍中、中权将军,量置佐史,尹如故。江陵陷,敬帝为太宰,承制以冲为左长史。绍泰中,累迁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将军如故。寻复领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给扶。
  高祖受禅,解尹,以本官领左光禄大夫。未拜,改领太子少傅。文帝嗣位,解少傅,加特进、左光禄大夫。寻又以本官领丹阳尹,参撰律令。废帝即位,给亲信十人。
  初,高祖以冲前代旧臣,特申长幼之敬。文帝即位,益加尊重,尝从文帝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赐以几。其见重如此。光大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侍中、司空,谥曰元简。(选自《陈书.王冲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寻为永嘉太守 寻:不久。
B.冲性和顺 和:和气
C.文帝嗣位 嗣位:继位
D.特申长幼之敬。 申:陈述,说明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冲的推崇尊重一组是( )
  ①冲性和顺,事上谨肃,②又晓音乐,习歌舞,善与人交
  ③尝从文帝幸司空徐度宅,宴筵之上,赐以几。④废帝即位,给亲信十人。
  ⑤年十八,起家梁秘书郎。寻为永嘉太守。⑥寻复领丹阳尹、南徐州大中正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③ 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冲幼年早年丧母,武帝对他疼爱有加,因为是皇帝的外甥的缘故,曾经授予安东亭侯的爵位。
B.江陵失陷,敬帝为太宰,秉承皇帝的旨意任命王冲为左长史。绍泰中,连续升任左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
C.王冲因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服丧期满,任太尉临川王府外兵参军、长沙内史
D.王冲因为得到推崇尊重,连续位居二千石官职,又通晓音乐,熟悉歌舞,善于和别人交往,在上层人士的交往中,名声很大。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况钟传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车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办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居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巡
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 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置二簿识民善恶  识:识别 B.以行劝惩劝:奖励
C.至是钟数延见延:邀请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干:求取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
   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B.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刚一上任,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狠狠惩治了苏州那些舞文弄墨以奸求利的豪强猾吏,接着痛斥属僚中的一些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不仅办事周密,而且下大力气惩恶扬善,兴利除害,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因当初平思忠对况钟有恩,况钟上任后,知恩图报,不仅邀请他相见,待他礼节非常周到,还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侍奉他。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示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直至死于任上。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苏州的知府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都没有一个比得上况钟的。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句子。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将奈其士众何
咸刈厥敌,使靡有余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然要间 ① 以翰墨得之。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者,则谓文先生负大节,笃行君子,其经纬足以自表见,而惜其掩于艺。夫艺诚无所重文先生,然文先生能独废艺哉? 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贵而薄雨露,卒亦不以百谷之用而绝百卉,盖兼所重也。
文先生者,初名璧,字征明。寻以字行,更字征仲。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或疑其不慧,温州公独异之曰:“儿幸晚成,无害也。”先生既长,就外塾,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尝从温州公官于滁。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为诗以赠。归为邑诸生,文日益进。年十六,而温州公以病报,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至则殁三日矣。恸哭且绝,久之乃苏。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曰:“劳苦诸君,孤不欲以生污逝者。”其郡吏士谓温州公死廉而先生为能子,因修故却金亭以配前守何文渊,而纪其事。先生服除,益自奋励,下帷读,恒至丙夜不休。于文师故吴少宰宽,于书师故李太仆应祯,于画师故沈周先生,感自愧叹,以为不如也。吴中文士秀异祝允明、唐寅、徐祯卿日来游。允明精八法,寅善丹青,祯卿诗奕奕有建安风。其人咸跅弛 ② 自喜,于曹偶 ③ 亡所让,独严惮先生,不敢以狎进。先生与之异轨而齐尚,日欢然亡间也。
俞中丞谏者,先生季父同年也。念先生贫而才先生,欲遗之金,谓曰:“若不苦朝夕耶?” 先生曰:“朝夕饘粥具也。”俞公故指先生蓝衫曰:“敝乃至此乎?”先生佯为不悟者,曰:“雨暂敝吾衣耳。”俞公竟不忍言遗金事。一日,过先生庐,而门渠沮洳 ④ ,俞公顾曰:“通此渠,若于堪舆 ⑤ 言,当第。”先生谢曰:“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异日,俞公自悔曰:“吾欲通文生渠,奈何先言之?我终不能为文生德也。”先生业益精,名日益重。
(节选自王世贞《文先生传》)
【注】①要间:要,大体;间,偶或。②跅弛:放纵。③曹偶:同辈。④沮洳:低湿。 ⑤堪舆:风水。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诡:妄言
B.造物柄者不以星辰之贵而薄雨露薄:鄙薄
C.以文贽庄郎中昶,庄公读而奇之贽:诚意
D.独严惮先生,不敢以狎进以:介词,用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文征明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 啧啧不离口
②先生为废食挟医而驰
③颖异挺发,日记数百千言
④而学士大夫自诡能知文先生
⑤郡僚合数百金为温州公赙,先生固谢不受
⑥公幸无念渠,渠通,当损傍民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时候文征明并不出色,到八九岁时说话都不很清楚,有人怀疑他并不聪明;长大以后他勤奋学习,常常读书到深夜还不肯休息,因而学业精进。
B.文征明不仅刻苦读书,还广泛地求师交友。他向李应祯学习书法,向沈周学习绘画,和擅长书画的祝允明、唐寅等人交往,使他在德艺方面日益精进。
C.文征明在吴郡中很有名望,农夫、妇女、儿童大体上都是因为书画而知道他的。
D.文征明对父亲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悲痛欲绝。郡里的同僚凑集了几百金资助他办理丧事,文征明认为如果接受将有污先父清廉之名,因而没有接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