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阅读以上文段,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在这里,孔子为何说“思”不如“学”?请结合文段谈谈你的理解。
简述题(5分,二选一)
①《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试简述其主要经过。(30回)
②曹操在赤壁之战遭遇惨败,又先后被吕蒙、太史慈、赵云等各路军马追杀,最后只得往华容道奔逃。他在华容道上遇到了谁?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50回)
选_______题
名著表述。
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作家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放到牛棚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大伯,
你为什么不把草料直接放在地上,这样牛吃起岂不方便?”老农说:“放在地上,全堆在它面前,食物得太容易了,它不晓得珍惜,糟践厉害;我现在放到让它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作家听后,连连感叹:“哦,哦,真是喂牛有道,我明白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答题(5分,选做一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曰:“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三国演义》第83回)
诗中歌颂何人?此人为何而亡?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2)这场灾难是克洛德人生的一次危机……十九岁就成了家长。(《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克洛德遇到了什么危机?他为什么成了家长?请简要叙述与此内容相关的情节。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诸葛亮为了使姜维归降,佯攻姜维母亲所住的冀城,姜维去保冀城;诸葛亮又派夏侯楙散布姜维降蜀的假消息,又派人假扮姜维夜攻天水城;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降蜀。 |
B.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宝玉赌气摔玉;黛玉大哭大吐,剪断穿玉的穗子;之后薛蟠生日,二人都不去看戏。急得贾母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
C.办完吴老太爷的丧事后,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 |
D.玛金和蔡真是闸北丝厂总罢工的领导者,在陈月娥汇报了裕华丝厂车间的情形及姚金凤家会议之后,她们看法一致,决定让裕华丝厂先罢工再冲厂,并商讨好罢工后的一切布置。 |
E.吴荪甫和杜竹斋是“至亲”关系,因此吴荪甫把杜竹斋看作可信赖的“知己”,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杜的行动,无疑是对吴荪甫彻底覆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