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刘谦,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纯厚闻于乡党,里有盗其衣者,置不问。州将廉知,俾人故窃其衣,亦不诉理,即召诘前盗衣者,俾还之。直绐云:“衣乃自以遗少年,非窃也。”州将义之,赐以金帛,不受而去。父仁罕,轻侠自任。五代末,寇盗充斥,仁罕率众断澶州浮桥以溃贼,因诱获数十人,出刍粟给官军。补内黄镇将。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
谦少感概,不拘小节。初诣岭表省父,仁罕资以金帛,令北归行商。还堂邑旧墅,尝为乡里恶少所辱,谦不胜怒,殴杀之。亡命京师,遂应募从军。补卫士,稍迁内殿直都知。至道初,真宗升储邸。增补宫卫,太宗御坐,亲选诸校,授谦东宫亲卫都知.赐袍笏、靴带、器币。真宗即位,擢授洛苑使。谦起行伍,不乐禁职,求换秩,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上幸大名,至北苑,属谦有疾,遣归将护,谦恳请从行。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疾瘳,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上闻,赐白金二百两。驾还,改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时高翰为天武左厢都校,有卒负债杀人,瘗尸翰营中,累日,发土得之。上怒翰失检察,执见于便殿。谦即前奏:“翰职在巡逻及阅教诸军,不时在营,本营事宜责之军头。”上为释翰罪。
先是,谦久权殿前都虞候,俄擢曹璨正授,谦颇形慨叹。至是,璨副马军,而升谦领禁卫焉。河北屯兵,常以八月给冬衣。谦上言边城早寒,请给以六月,后以为例。无何,以足疾求典郡,上召见,敦勉之。
(《宋史•刘谦传》卷二百七十五)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问置:搁置
B.州将知廉:访查
C.即召前盎求者诘:责问
D.直云绐:告知

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刘谦“不拘小节”和“为人耿直”的一组是(3分)

A.①尝为乡里恶少所辱②稍迁内殿直都知
B.①不乐禁职.求换秩②谦恳请从行
C.①谦不胜毯.殴杀之②本营事宜责之军头
D.①毁所服鞍勒以遗中使②以足疾求典郡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谦的曾祖父刘直,因纯朴敦厚在乡里闻名,父亲刘仁罕,在五代末强盗窃贼横行的情况下,曾带领众人奋勇击溃窃贼,并拿出粮草供给官军。
B.刘谦年轻时情感激昂且有气概。到岭外探望父亲,父亲用钱财和布帛来资助他,让他回家经商。刘谦在乡里犯了人命案,逃命到京城,应征入伍。
C.宋太宗和宋真宗都十分信任刘谦,太宗准备退位时赐给他袍笏、靴带、器币,真宗登基后,提拔他为洛苑使,由于他不喜欢宫禁中职位而改任他职。
D.在士兵欠债杀人,把尸首埋在高翰营中,后来挖地找到尸首一事上,皇上怒斥高翰有失检察,高翰在便殿申诉,由于刘谦的禀奏才免除他的罪过。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尝因事至酒家,遇群寇暴集,以计悉枭其首。(5分)
(2)既俾其二子随侍,仍挟尚医以从,御厨调膳以给之。(6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大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屠狗为事为事:为职业。
B.项伯常屏蔽之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暴师霸上暴师:使军队暴露。
D.问其遗老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暴师霸上,以待大王焉用亡郑以陪邻
C.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中学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也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贲郎将。文帝命覆陇西牧簿,得隐马二万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达、监牧官史千五百人,将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众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遂皆以减论。擢左武卫将军。莅官劲正,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炀帝即位,遣持诏召汉王杨谅。先是,文帝与谅约,若玺书召,验视敕字加点,又与玉麟符合,则就道。及是,书无验,谅觉变,诘通,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大业中,与宇文述共破杨玄感,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秦、陇盗起,授关内讨捕大使。安定人刘迦论反,众十余万据雕阴。通发关中兵击之,次安定,初不与战,军中意其怯。通阳言旋师,而潜入上郡。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斩迦论并首级万余,筑京观于上郡南山,虏老弱数万口。后隋政益乱,盗贼多,士无斗志,诸将多覆。通每向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通势蹙,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每自摩其颈曰:“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其训勉士卒必流涕,故力虽穷,而人尚为之感奋。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俄闻京师平,家尽没,乃留桑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刘文静遣窦琮、段志玄精骑追及于稠桑,通结阵拒之。琮纵其子寿往谕使降,通大呼曰:“昔与汝父子,今则仇也!”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何为复东?”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为秦王行军元帅长史。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当免悉达等,旌尔善言旌:表彰
B.通占对无屈,竟得归长安竟:最终
C.通兵关中兵击之,次安定次:依次
D.通候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简:选拔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屈突通“善战”和“忠诚”的一组是(3分)

A.①与宇文述共破杨率②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B.①通发关中兵击之②要当为国家受人一刀
C.①通侯其无备,夜简精甲袭破之②有犯法者,虽亲无所回纵。
D.①通每句必持重,虽不大克,亦不败负②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迁居长安,曾出仕隋朝为官。屈突通十分爱惜士人,曾冒死劝议谏隋文帝,反对因牲畜财产而滥杀士人,深得文帝常识。
B.屈突通遇事从容,机智灵活。隋炀帝时,他奉诏前去召见汉王杨谅,在杨谅觉得事情有变,心生狐疑时,屈突通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C.屈突通骁勇善战,深谙兵法,曾与他人一起击败杨玄感,用奇计平定刘迦论的叛军,即使在军无斗志的情况下,仍然能大获全胜,一生从无败绩。
D.屈突通崇尚气节,忠心耿耿,先后侍奉过隋代二帝,即使在隋朝政事混乱时也从无叛心,后兵败被俘,虽未殉节而死,但其忠心依然为唐高祖所称道。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未之觉,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6分)
译文:
(2) 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4分)
译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陈奉,御马监奉御也。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命征荆州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及钱厂鼓铸事。率兼领数使,恣行威虐。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商民恨刺骨,伺奉自武昌抵荆州,聚数千人噪于涂,竟掷瓦石击之。奉走免,遂诬襄阳知府李商耕黄州知府赵文伟、荆州推官华钰、荆门知州高则异、黄州经历车任重等煽乱。帝为逮钰、任重,而谪商耕等官。兴国州奸人漆有光,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腾骧卫百户仇世亨奏之,帝命奉括进内库。奉因毒拷责偿,且悉发境内诸墓。巡按御史王立贤言所掘墓乃元吕文德妻,非林甫妻。奸人讦奏,语多不仇①,请罢不治,而停他处开掘。
二十八年十二月,武昌民变。南京吏部主事昊中明奏言:“奉吓诈官民,僭称千岁。其党至直入民家,奸淫妇女,或掠入税监署中。王生之女、沈生之妻,皆被逼辱。以致士民公愤,万余人甘与奉同死,抚按三司护之数日,仅而得全。而巡抚支可大,曲为蒙蔽。天下祸乱,将何所底!”大学士沈一贯亦言:“陈奉入楚,始而武昌一变,继之汉口、黄州、襄阳、武昌、宝庆、德安、湘潭等处,变经十起,几成大乱。立乞撤回,以收楚民之心。”帝皆置不问。
奉复使人开谷城矿,不获,胁其库金,为县所逐。武昌兵备佥事冯应京劾奉十大罪,奉随诬奏,降应京杂职。奉又开枣阳矿,知县王之翰以显陵近,执不可。奉劾之翰及襄阳通判邸宅、推官何栋如,缇骑逮讯,并追逮应京。应京素有惠政,民号哭送之。奉又榜列应京罪状于衢。民切齿恨,复相聚围奉署,誓必杀奉。奉逃匿楚王府,众乃投奉党耿文登等十六人于江,以巡抚可大护奉,焚其辕门。事闻,一贯及给事中姚文蔚等请撤奉,不报。而御马监监丞李道方督理湖口船税,亦奏奉水阻商舟,陆截贩贾,征三解一,病国剥民。帝始召奉归,而用一贯请,革可大职。奉在湖广二年,惨毒备至。及去,金宝财物巨万计。可大惧为民所掠,多与徒卫,导之出疆,楚民无不毒恨者。奉至京师,给事中陈维春、郭如星复极言其罪。帝不怿,降二人杂职。三十二年始释应京归,之翰卒痰死。
注释:①语多不仇:仇,同“逑”。匹配,符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征荆州店税征:征收,征集
B.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讦:反问
C.奉吓诈官民,僭称千岁僭:超越本分
D.奉在湖广二年,惨毒备至备:细致,周全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聚数千入噪于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帝为逮钰、任重,而谪商耕等官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C.其党至直人民家,奸淫妇女给事中陈维春、郭如星复极言其罪
D.立乞撤回.以收楚民之心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表现陈奉“恣行威虐”的一组是
①每托巡历,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②商民恨刺骨……竞掷瓦石击之
③奉因毒拷责偿,且悉发境内诸墓
④其党至直人民家,奸淫妇女,或掠入税监署中
⑤奉劾……并追逮应京
⑥以巡抚可大护奉,焚其辕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奉为御马监的奉御,曾受神宗之命征收荆州的店税,并兼管兴国州矿洞丹砂采集及钱厂铸钱之事,胡作非为,老百姓非常痛恨他。
B.兴国州奸人漆有光,告发居民徐鼎等人挖掘李林甫之妻杨氏的坟墓,陈奉奉皇帝之命拷掠百姓,责令他们补偿黄金,并将境内坟墓全都挖掘。
C.武昌发生民变,其原因为陈奉威吓诈骗官民,其党羽甚至直接闯进百姓家中,奸淫妇女,或者将妇女抢掠到税监官署之中。
D.陈奉弹劾王之翰、何栋如等,并派缇骑将其逮捕审讯;还追纠逮捕冯应京,并将其罪状张榜公布于大街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长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成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乓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秸倨,请黜之。太守日:“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_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恕日:“有君如是,何葱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使归_谢其父,还以衣遗之。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秸赤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因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为权戚所望:希望,期望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粗劣,粗俗
C.功曹以祐,请黜之倔:傲慢
D.祐政唯仁简,以身物率:给……做榜样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祐品节的一组是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④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
⑤韦占政唯仁简,以身率物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祐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祐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祐后升迁为胶东侯柑,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祐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2)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3)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_4题。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景略以门荫补幽州功曹。大历末,寓居河中,阖门读书。李怀光为朔方节度,招在幕府。五原有偏将张光者,挟私杀妻,前后不能断。光富于财货,狱吏不能劾。景略讯其实,光竟伏法。因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及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景略出军门恸哭曰:“谁知此军一日陷于不义。”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
寻为灵武节度杜希全辟在幕府,转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时回纥遣梅录将军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气制之。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景略既见盈珍,乃使谓梅录曰:“知可汗初没,欲申吊礼。”乃登高垅位以待之。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虏之骄容威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由是有威名。
时河东李说有疾,诏以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时方镇节度使少征入换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受命之日,人心以属。景略居疑帅之地,势已难处。回纥使梅录将军入朝,说置宴会,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拜,遂命之居次坐。将吏宾客顾景略,悉加严惮。说心不平,厚赂中尉窦文场,将去景略,使为内应。
岁余,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丰州宜得其人。上素知景略在边时事。上方轸虑,文场在旁,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回纥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贞元二十年,卒于镇,年五十五,赠工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状始萌 萌:显露
B.虏使至则敌礼抗坐 敌:敌对
C.梅录初未喻 喻:明白
D.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 简:选择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表现李景略“堪为边任”的一组是
A.①景略讯其实 ②景略欲以气制之
B.①因退归私家 ②梅录俯偻前哭
C.①由是有威名 ②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
D.①军声雄冠北边 ②景略节用约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景略起初在李怀光的幕府中任职,当他发现李怀光驻军咸阳,有谋反迹象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主动地离开了李怀光。
B.李景略面对回纥使者梅录,不卑不亢,用气势慑服了他;后来,在李说设宴时,梅录争夺位子,李景略又一次叱责了他,而梅录对他非常尊敬。
C.李景略担任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再加上在宴会上折服梅录得举动,引起了窦文场的嫉恨。
D.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两年以后,军威大震,回纥不敢轻举妄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
(2)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
(3)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