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将大量计算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形成计算资源池,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需求远程享受服务器的强大功能。这种全新的信息服务交付和使用模式──云计算,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材料一: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进入云计算时代,个人电脑等终端,将不再需要很高的配置,大量的数据处理功能将交给云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提高用户业务的敏捷性和动态性。
材料二:云计算对IT资源的集中和整合使用可以减少设备规模,降低设备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云计算产业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可以驱动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缩短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周期,从而推动中国整体IT业产值的大幅提升。
(1)结合上述图示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云计算”可能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2)结合上述图示和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云计算”为什么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材料三: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存在着一哄而上投资过热的情况,如果不加以引导,有可能造成昂贵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浪费;尚未掌握核心技术,与国际大型企业有差距;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尚未健全,信用水平等监管力度相对滞后,市场环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云计算的发展。
(3)请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中如何扮演好政府角色。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表一2009-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情况
注:以上数据摘自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二:2009-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注:以上数据摘自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2014年3月7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收入是民生之源,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有何积极作用?
2012年7月1日起,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涨3毛。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市民更加合理用电,更提升了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市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结合材料,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实行居民阶梯电价的意义。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理由。
目前我国共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长期以来“户籍差别”所造成的“身份差别”,让他们感到城乡间的“高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已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材料一:2013年,我国经济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09——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示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材料二:2013年我国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务院调整了机构,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推进铁路工程建设、金融、能源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等等。
(1)指出材料一中图示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材料二中深化改革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