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好实。
下面是某同学上网搜集到的2011年有关“惠民生”的部分资料。
——城镇新增就业在9月底达到994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专家预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突破1200万人。
——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将扩至约1.28亿人。
——2011年医疗改革取得成效;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全国70%的地区拥有达标的县、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实施范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
——截至10月底,保障房开工1000万套目标已经实现。
依据材料说明,党和政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某县曾经是一个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锐意改革创新,使各项成绩斐然。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三纵”的标准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使该县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现在,该县又开始了更高目标的长远规划。
结合材料分析,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为了公平正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在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网继续推出两会品牌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新华网特别推出“我向总理说改革”大型征集,这是该网两会为总理建言活动的第10年。广大网民纷纷借助这一平台发出“好声音”,对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国家治理、反腐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广大网民参与上述活动的认识。
材料二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通过微信、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但同时,一些诸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不法分子也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浩瀚的网络海洋,妄图制造流言,浑水摸鱼,获取非法利益。面对网络虚假信息,一方面,互联网管理者要加强积极引导和监管;另一方面,公民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公民造谣后要有惩罚机制,让谣言传播者不能有恃无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在防止网络虚假信息方面应该如何承担公民责任。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
★ 数据解读
2011-2013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万亿元人民币 |
消费对GDP 贡献率(%) |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
2011年 |
47.3 |
51.6 |
43.4 |
1.84 |
2012年 |
51.9 |
51.8 |
44.6 |
1.97 |
2013年 |
56.9 |
50.0 |
46.1 |
2.05 |
注: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6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约在63.6%、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是4.5%。
★ 专家观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选择路径十分关键。比如说,要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 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结合上述两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谈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专家观点,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出合理化建议。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如“撞人不逃”倾其所有医治对方的“仁义哥”“被撞不赖”反为对方找工作的“厚道翁”“洪水中救人”不顾家的“锤子哥”……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平凡人物的善行小事诠释着核心价值观的真谛,树立了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的榜样。
(1)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阐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依据。
(3)作为即将毕业的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