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的规律 | 
| B.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 C.牛顿通过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 
| D.安培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长导轨MM′ 和NN′之间接有电阻R,导轨左、右两区域分别处在方向相反与轨道垂直匀强磁场中,方向如图所示,设左、右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1和B2,虚线为两区域的分界线。一根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并与其正交,棒和导轨的电阻均不计。金属棒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在虚线左边区域中恰好以速度为v做匀速直线运动,导轨足够长,则可知()
| A.若B2=B1时, 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v/2作匀速直线运动 | 
| B.若B2=B1时,棒进入右边区域中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直线运动 | 
| C.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4v作匀速运动 | 
| D.若B2=B1/2时,棒进入右边区域后先做加速运动,最后以速度2v作匀速运动 |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 kW的汽车,汽车的质量为
,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运动过程中阻力恒为
,则()
| A.汽车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 m/s | 
| B.汽车从静止起动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 m/s | 
| 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5 s | 
| D.汽车从静止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10 m/s |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速度为6m/s,甲的速度为0。此后,它们仅在相互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没有接触),它们运动的速度(v)一时间(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曲线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 A.甲、乙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 C.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一直增大 | 
| D.t1~t3时间内,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 
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 | 
|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0.4 m | 
| C.若该波波源从O点沿x轴正向运动,则在x="2000" 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50 Hz | 
|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2.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
| 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 
| B.电键S断开后,有电流流过电流表 | 
|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eV | 
| D.改用能量为1.6eV的光子照射,电流表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