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 B.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
C.此之谓 / 失其本心 |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 |
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
C.乡为身死而不受 |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古诗文阅读(共l5分)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
(二)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③不能禽④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
[注] ①市井:原指做买卖的地方,后用来称商人。 ②忤物:与人不合,触犯人。③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 ④禽: 通擒,擒获⑤钩:镰刀。 ⑥翕然:一下子平静下来。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既去,复呼之(既然) | B.夜负十千以归(背) |
C.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 (推举) | D.持兵者乃为盗贼(武器)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诸子擒之花之隐逸者也 |
B.持兵者乃为盗贼乃不知有汉 |
C.上选能治者后遂无问津者 |
D.郡中翕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汝素厚,何苦为盗耶?
②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于令仪和龚遂对待盗贼有异有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②睢阳③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⑤,内⑥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⑦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⑧我收之,今汝成立⑨,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⑩。
【注】①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⑧俾:使。⑨成立:长大。⑩封识:即标志。宛然:依然如故。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会术者病笃()②使人呼文正而告曰()
③吾善炼水银为白金()④不足以付()与所给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
A.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 B.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 D.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即 以 其 方 与 所 成 白 金 一 斤 封 志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小题1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读了本文,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值得后人垂范?
阅读《三人成虎》一文,完成题目。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②愿王察之()
③庞恭从邯郸反()④后太子罢质()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夫市之无虎也明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次非斩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反涉江:同“返” | B.余奚爱焉:疑问词 |
C.杀之而复上船: 再,又 | D.舟中之人皆得活:发现 |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有两蛟夹绕其船(2)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
(2)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的道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