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决定主要基于
|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
清代《韵鹤轩杂著》一书描述当时的苏州“士之事贤友仁者必于苏,商贾之籴贱贩贵者必于苏,百工杂技之流其售奇鬻异者必于苏。”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的苏州
| A.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 C.社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 | D.经济文化十分繁荣 |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以扩大就业面;同时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这表明胡佛政府
| A.企图借助道德力量来缓解危机 | B.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 C.寄希望于“邻居互助计划”克服危机 | D.扩大就业是其解决危机的唯一措施 |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
|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
|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
|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
|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