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质量分别为mA、mB)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落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①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应为mA ___________ m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N是_____球的落点,P是_____球的落点.
③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_________.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 B.秒表 | C.0~12V的直流电源 | D.0~12V的交流电源 |
(2)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和下落高度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
,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
计算出瞬时
速度.
c.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
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
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和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再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 次、第3次重复实验。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长木板应保持水平 |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 |
C.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
D.实验中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
(2)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是均匀的(如下图所示),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选填“AE”或“FK”)部分进行测量.
(3)处理数据时,以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W为单位,作出W-v图象,下列哪一个是符合正确实验操作条件下实际情况的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
(1)甲同学利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做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A、B装置叫▲,其作用是▲。
(2)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1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1使之作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2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作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1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①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段来计算小车1的碰前速度,应选取▲段来计算小车1和2碰后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碰前小车1的速度vA= ▲m/s;碰后小车1和2速度大小vAB= ▲m/s。
②已测得小车1的质量m1=0.40kg,小车2的质量m2=0.20kg;经探究后,碰撞前的不变量为__▲_;碰撞后的不变量为____▲___。(用题给字母表示)
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同学们被分成若干实验小组,以下是其中某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情况:
(1)甲组在实验时,用他们测得的多组入射角i与折射角γ作出sini~sinγ图像如17图-甲所示,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折射现象; |
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
C.玻璃的折射率为1.5; |
D.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
(2)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标出三个点的位置坐标,其中A(8,3)、B(1,-4)、C(7,-4)分别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通过的三点,且坐标系中,y≥0处为真空,y<0处为某介质。
①请在图中画出三条光线
②入射点O`的坐标为;
③通过数据和光路图可以求得该介质的折射率n=。
为了探究木块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同学在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有:
A.用弹簧秤测出木块A的重力为G=6.00N |
B.用弹簧秤测出木板B的重力为G′=9.25N |
C.按图-甲所示安装器材,安装过程中用手按住木块和木板 |
D.松开按住木块和木板的手让其运动,并即刻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
(1)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有一个步骤存在错误,多余的步骤是____,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填步骤序号)
(2)在听取意见后,该同学按正确方法操作,读数时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N,根据该同学的测量数据,可得到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