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开始的。
探究实验题(2、4小题一空2分,其他小题一空1分,共9分)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1)请在实验现象一表格中填写出颜色变化。(表格中填变蓝或不变蓝)
(2)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4)3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发生变化,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对照组是号瓶。
(2)本实验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要证明水分对种子萌发有无影响,你认为应选用_____和______作为对照实验。1号与3号能否形成对照实验?为什么?
(3)本实验中,每瓶只用一粒种子行吗?为什么?
(4)若2号中有一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5)想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1-3号瓶在光下培养,增加4号瓶置于的环境中,则4号装置处理情况应同号瓶,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两组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
下图为某小组在做“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实验过程中拍下的图片。请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本探究实验的第一步是将玉米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生根,以获得实验材料。发育成根的是玉米种子结构中的______。
(2)通过探究知道,根的生长靠________区的细胞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和_________区的细胞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
(3)图一呈现该小组在根尖上画的四条等距离的线,图二是这条根第二天生长的状况。请你描述这个实验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与我们已有知识是否一致?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然后在饲养蝌蚪的水缸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了成蛙。
(1)以上实验中的变量是
(2)上述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3)根据以上结论推测,如果在正常蝌蚪的饲料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为成蛙的时间和个体大小与正常蝌蚪发育相比,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2分)
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1号试管的作用是。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的温水中,10分钟
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1号试管的颜色,2号试管的颜色。
(3)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能使部分淀粉
转变成麦芽糖。
(4)若选用煮沸的浆糊做该实验,则2号试管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