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意大利商人在地中海东部各港口继续同阿拉伯商人发生贸易交往,将货物转船运往西方,……但是,虽然这一安排使作为经纪人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感到满意,可其他欧洲人却很不乐意。他们迫切希望找到某种方法,到达东方,分享财富。”依据上述资料,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
A.材料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
B.材料反映了欧洲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C.其结果是英国开始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
D.其结果导致西、葡两国掠夺回了大量财富,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
1912年4月,被称为“永不沉没的客轮”---“泰坦尼克”号却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航线经过地中海②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③使用电灯照明④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经济大危机 | B.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率高 |
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
英国 |
美国 |
德国 |
1860年 |
27.5 |
9.1 |
6 |
1900年 |
19 |
13 |
12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D.经济危机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归功于下列哪项发明
A.珍妮纺纱机 | B.蒸汽机 | C.汽船 | D.蒸汽机车 |
它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海上马车夫”。该国是
A.西班牙 | B.荷兰 | C.英国 | D.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