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小敏两人一起做数学作业,小敏把题读到如图8(1)所示,CD⊥AB,BE⊥AC时,还没把题读完,就说: “这题一定是求证∠B=∠C,也太容易了.”她的证法是:由CD⊥AB,BE⊥AC,得∠ADC=∠AEB=90°,公共角∠DAC=∠BAE,所以△DAC≌△EAB.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B=∠C.
小明说:“小敏你错了,你未弄清本题的条件和结论,即使有CD⊥AB,BE⊥AC,公共角∠DAC=∠BAE,你的推理也是错误的.看我画的图8(2),显然△DAC与△EAB是不全等的.再说本题不是要证明∠B=∠C,而是要证明BE=CD.”根据小敏所读的题,判断“∠B=∠C”对吗?她的推理对吗?若不对,请做出正确的推理.
根据小明说的,要证明BE=CD,必然是小敏丢了题中条件,请你把小敏丢的条件找回来,并根据找出的条件,你做出判断BE=CD的正确推理.
要判断三角形全等,从这个问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用长为32米的篱笆围一个矩形养鸡场,设围成的矩形一边长为米,
(1)当x为何值时,围成的养鸡场面积是60平方米?
(2)能否围成面积为70平方米的养鸡场?如果能,求出其边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中,,BD平分
,且
,
.求AB的值.
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下:
(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算该校1200名学生共参加了多少次活动?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DE=CD.
(1)求证:△ABF∽△CEB;
(2)若△DEF的面积为2,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如图,在△ABC中,CD⊥AB,∠ACD=45°,∠DCB=60°,AC=,求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