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
解释 |
A.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物质热胀冷缩 |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D. |
水通电分解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原子 |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NaCO3 | B.氢氧化钾K(OH)2 |
C.氧化铁O3Fe2 | D.硫酸H2SO4 |
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I)
的化合价为
A.-5 | B.+5 | C.+3 | D.+2 |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A.O | B.2O | C.2O2 | D.O2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
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C.氢气作清洁燃料 |
D.氧气用于炼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