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来自六个国家的1500个大公司和15000家中小企业。据报载,2001年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不久,珠江三角洲的一些立足于出口的工厂辞退了不少工人,失业的工人怪罪于工厂的老板,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本·拉登”,他制造的9·11恐怖事件打击了美国的经济,从而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材料二:20世纪的中国,提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2)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3)在世界经济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过程中,中国做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及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也就是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概况备忘录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参战国家
30多个
60多个
卷入人口
15亿多
17亿
伤亡人数
3000多万
8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50000亿美元

(1)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世界大战的认识。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苏联中的某些国家。
——1993年亨利·基辛格的谈话
(2)材料二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一项重大举措。
(4)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正在实行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该方针的认识。

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1)材料一中“人文主义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牛顿(1642-1727)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五尺的小动物,却可以不把这些法则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的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指的是什么理论?依据材料二,分析该理论的重要价值。
(3)根据你对材料一、二的分析,指出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古往今来两国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在被动遭遇世界时,面对的都是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文明强盗。两国国人几乎都是带着茫然与困惑来面对坚船利炮与不平等条约。然而,痛定思痛后,日本从闭关锁国的落后境遇中觉醒过来,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经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终于走向强盛。而中国却在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掠夺中,百孔千疮,日益衰弱。雪上加霜的是,新近加盟到列强阵容的日本,骤然挥来屠刀,回手给原本同样命运的中国以致命一击。
——人民网《日本是如何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国“友好往来历史悠久”的典型史实两例,并指出两国“被动遭遇世界”的共同原因。
(2)材料一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革命”是指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28日 01 版)
(3)今年9月3日,我国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纪念活动?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性质,并指出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日本在甲午战争和二次大战中的表现,以及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近距离的强烈刺激作用,这无疑将使中国这只雄狮永远不敢再睡过去,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
——《日本,雄狮身边的闹钟》
(4)据材料三,指出“闹钟”强烈刺激过“雄狮”的史实。你认为,“闹钟”在战后的重新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决心继承秦献公的改革……他发出求贤令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就是这则求贤令,将商鞅从魏国招到秦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变法运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杀害商鞅的秦惠文王和他的后继者,顺应时代的潮流,仍然忠实地贯彻执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项基本政策。
——大象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概括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冯太后听从大臣的建议,革除部落旧俗,仿照汉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成功地承当起了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中的关键举措及改革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一、二,分析两次改革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遏制生产过剩。“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
材料二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后为欧盟)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彤成怎样的模式?
(2)材料二中“长达6年的战争”使欧洲“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请你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的史实加以证明。
(3)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当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
(5)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埋首发展经济,那么你认为要想使各国经济都有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