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平面ABC,
,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⑴
;⑵
.
如图,正方形ADEF与梯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D⊥CD,AB//CD,AB=AD=,点M在线段EC上且不与E、C垂合.
(1)当点M是EC中点时,求证:BM//平面ADEF;
(2)当平面BDM与平面ABF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时,求三棱锥M—BDE的体积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且
是
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
求使
成立的正整数
的最小值.
在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所有选报II类志向的考生全部参加了“数学与逻辑”和“阅读与表达”两个科目的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某考场考生两科的考试成绩的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学与逻辑”科目的成绩为B的考生有10人.
(1)求该考场考生中“阅读与表达”科目中成绩为A的人数;
(2)若等级A,B,C,D,E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
(i)求该考场考生“数学与逻辑”科目的平均分;
(ii)若该考场共有10人得分大于7分,其中有2人10分,2人9分, 6人8分. 从这10中随机抽取两人,求两人成绩之和大于等于18的概率.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
(2)设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
且
,
,若
求
值.
已知坐标平面内:
,
:
.动点P与
外切与
内切.
(1)求动圆心P的轨迹的方程;
(2)若过D点的斜率为2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A、B,求AB的长;
(3)过D的动直线与曲线交于A、B两点,线段中点为M,求M的轨迹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