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2011年7月9日闭幕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这次会议对经济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水利问题作出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好6项重点任务。
材料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民生水利,让水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解民忧、惠民生的鲜明特点。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水利改革方面党中央应如何作为?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每辆出租车一年增加缴纳车牌营运使用费1万元,用于出租车的管理。这一文件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对此,出租车司机议论纷纷。有的司机说:“增加收费不合理,我们一起去闹闹。”有的司机说:“这个规定确实不合理,但我们应该想正当办法力争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放后,该市政府纠正了错误,撤销了该文件,退还了司机的钱。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参与政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上述材料反映了公民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哪个方面?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的重要的现实课题。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新农保试点的启动,使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将逐渐被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的新农保制度所取代。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又一重大惠农举措。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试分析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的必要性。

“2011年7月21日,《湖北日报》刊登了《以“丑”传美名》一文。该文对湖北省京剧院院长——朱世慧做了简要介绍:被誉为“当代中国京剧第一名丑”的朱世慧从艺数十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药王庙传奇》、《法门众生相》等剧中开创了丑角挑大梁的先河,他在表演上既有丑行的神韵,又有生行的气质,将丑行和麒派老生的演技和唱法糅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艺术家朱世慧的从艺经历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
(2)材料对我们进行创新有何启示?

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支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总体上依然薄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网点不断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因此,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会议明确了包括推进产销衔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鼓励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等在内的五项重点任务。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要求:对应材料,至少包含4个原理,只答原理不对应材料的相应减分)

材料一、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639票赞成, 160票反对, 57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案将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 《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成为此次大修的精神主旨。
材料二、2011年《刑诉法》大修正式启动,2011年 9月,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社会大讨论。全国人大征求意见系统共征集到网民和专家建议7.8万条,反映了公众极大的参与热情。
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