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请回答:(1)这位沙皇是谁?他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
(2)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这次改革对俄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历朝均重视思想文化的统一,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这样,清朝统治者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清朝学术文化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1)给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在位时,为加强思想控制曾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朝初期,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最终在哪一年被废除?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对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危害?
(4)根据题干和材料回答,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控制,其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有关新疆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材料二
据印度Zee新闻网站2015年2月25日报道称,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即疆独活动)除了在新疆发动暴恐袭击之外,还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如昆明实施暴恐袭击……中国再次审议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草案,以应对国内民众日益担心恐怖主义的局面,为反恐铺路,帮助维护全球安全。
材料三
中央十分重视西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2010年5月和2014年5日,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先后召开新疆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指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习近平主席还把新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摘编自凤凰网文
(1)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汉能够顺利设立“西域都护”,源于西汉武帝派使者通西域,请问: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由此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什么?这条交通要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
(2)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清朝曾有一位皇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他是谁?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位民族英雄为收复和治理新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谁?
(3)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5个省级自治区,这些省级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设立的?
(4)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疆独分子的暴恐活动?请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央加大对新疆的经济扶持力度说明了什么?

“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既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崭新视野,也是探索科学和民主‘百年长途’的终极答案。”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成为常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最早开启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是哪个国家?其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最早产生于什么事件中?
(2)中国仿效过西方近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吗?举一例说明。
(3)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开始于什么事件?其民主政治之路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4)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一次立法高峰。这一时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这一立法高峰的特点是以经济立法为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东西方政治民主化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也使中国人民开启了一部探索的历史,其过程使中国的经济也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唐代孟郊《织女词》
材料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材料三:(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摘编自(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处时代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经济形式是什么事件后开始走向解体的?其解体的过程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策、思想角度分析19世纪末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其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终消亡的标志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一(3)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5年4月)
材料四:经济上的繁荣和强大,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背靠美国的日本,右翼势力蠢蠢欲动。前年野田佳彦制造钓鱼岛危机,去年4月安倍晋三扬言“侵略无定论”,并企图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他们成为世界或局部地区不安定因素的制造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这场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外交呈现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的?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列举2点,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处理中日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