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前南部与北部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马克思
材料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美国革命”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指的是在这场“革命”中诞生的哪一历史文献?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了解决当时的焦点问题,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从本质上看有何共同点?
(4)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以史为鉴”,谈谈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发?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读下列6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在联系,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以上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指标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材料二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牢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无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材料三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各国做出在旧金山召开制宪会议的决定时,建议中国和法国同苏美英一起,共同作为旧金山会议的发起国。1945牛6月26日,旧金山帝宪会议圆满结束.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固为: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的错误认识主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2分)
(3)据材料二、三,你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请用一句话描述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套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嵩山地区,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大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拜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内容都与宗教活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选两个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宗教?
(2)河南又称中原、中州,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河南古代文化有何重要特点?
(3)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已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请你在材料二之外再举出2处。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交战国共计使用了45种以上约12.5万吨的毒气,造成了100多万人伤亡,其中死亡10万多人,化学武器属大规模的毁灭性杀伤武器,人们为禁止使用这种残忍的武器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日内瓦议定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把化学武器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材料二

材料三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并广泛地动员全国民众。……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积极组织工厂内迁;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献大量钱财、衣物、药品、汽车等,支援祖国的抗战。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化学武器最早使用于哪次战争?根据材料指出国际社会对使用化学武器的态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战争形势?面对这种形势,反法西斯国家在1942年初采取了什么对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4)根据材料四,指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哪一次会议对联合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