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
.①以下骑送迎 ②.天子至 ③. 使人称谢 ④.其将可袭而俘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

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乙)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出储说左上》)

(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归之曾子

之妻之市

B.而翁知我

子而不信其母

C.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蔡召其子至

其子随之而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且父未尝语我也

  

②顾反为女杀彘

  

③卒辇而致之

  

④是教子欺也

  

(3)上面两则短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甲)文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②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5)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并简述理由。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相关链接】

郭沫若在观看京剧《三打白骨精》后写了下边的诗句:“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1)在下边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选段摘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尸魔三戏唐三藏”指的是  ,“圣僧恨逐美猴王”指的是  

(2)仔细阅读选文,结合第二十七回,简略分析郭沫若为什么对唐僧作出这样的评价?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谗受贬,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2)①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②有什么依据?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入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谓之“长人”而异(差异,引申为排斥)之

B.鲁复善待,由是反(通“返”,返回)鲁

C.鲁君与之一乘(驾驶)车

D.辞(辞职)去,而老子送之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贫且贱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B.尝为季氏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斥乎齐,逐乎宋、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D.仁人者送人以言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