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肉食者谋之 |
陛下亦宜自谋 |
B.肉食者鄙,未能远 |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
C.问:“何以战?” |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D.一鼓作气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2)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入见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B.可以一战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用“∕”划出下面一句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一老父衣褐( )②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③是负义也()④乃载祖归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殊大惊,随目之
②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解释下列划线词。
友人来过( ) ②逾年而事暴(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2)惧其不已也 ( )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4) 无陇断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何苦而不平?从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
(2)衡(衡山)阳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说说有何不同之处。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寿昌,刑部朱侍郎巽之子。其母微①,寿昌流落贫家,十余岁方得归,遂失母所在。寿昌哀慕②不已。及长,乃解官访母,遍走四方,备历艰难。见者莫不怜之。闻佛书有水忏者③,其说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寿昌乃昼夜诵持,仍剌血书忏,摹版④印施于人,唯愿见母。历年甚多,忽一日至河中府,遂得其母。相持恸绝,感动行路。乃迎以归,事母至孝。复出从仕,今为司农少卿⑤。士人为之传者数人,丞相荆公而下,皆有《朱孝子诗》数百篇。——《梦溪笔谈》
注:①微:地位很低; ②慕:有思念的意思;③闻佛书有水忏者:听说佛经里有被称为“水忏”的(方法);④摹版:制成版;⑤司农少卿、丞相荆公:官名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方得归 ()② 及长()
③遂得其母()④ 仍剌血书忏()翻译下面句子
乃迎以归,事母至孝。朱寿昌十分思念、孝顺母亲,请你概括他思念孝顺母亲做的两件事情。
课内文言文阅读给下列划线字解释
私拟作群鹤舞空()② 良多趣味()
③贻以金钗()④悉为两段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