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傍花村寻梅记 【清】孔尚任
维扬城西北,陵陂高下,多瓦础荒冢。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地接城堙,富家园亭,一带比列,箫鼓游舫,过无虚日。溪流转处,一桥高挂如虹,谓之“虹桥”。自阮亭先生宴集后,改字曰“红桥”,而桥始传。旧有花村在桥东,今已墟矣。傍花村者,花村之附庸也,岿然独存焉。一酒旗出竹林,飘扬有致。主人爱梅,红白绿萼,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不知也。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① 方盛。箫鼓游舫,皆集红桥,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者吟诗买醉之所。余闻而羡之,遂醵②酒钱、唤笙歌,作竟日欢。同一饮也,觉饮于旗亭③,较饮于名园胜;同一诗也,觉入于歌者之口,较入于选楼④胜。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
【注】①花朝: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②醵:凑钱。③旗亭:酒楼。④选楼:在扬州。原为隋时曹宪故居,因以《文选》教授生徒而得名。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一带比列( ) (2)作竟日欢( )
(3)负势竞上( ) (4)又何间焉( )
下列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啮人属予作文以记之 |
B.岿然独存焉吴广以为然 |
C.而桥始传日出而林霏开 |
D.乃不知有汉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
“箫鼓游舫,皆集红桥”,而作者却独赏“富贵家不知”的“梅之精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乃记之而去
(3)念无与为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甲】【乙】两文所表现出的情感虽不尽相同,但都写到了作者的快乐,柳宗元的快乐是因为“ ”,还因为潭中鱼“”;而苏轼的快乐是因为“ ”。
【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景物的“影”,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2+2+2=6分)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注释】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④骊山:今陕西临潼东。下列划线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置鼓其上其如土石何 |
B.诸侯兵数至而无寇遂结友而别 |
C.褒姒视之大说欲报之于陛下 |
D.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乃不知有汉 |
文中幽王“数击鼓”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其实我们熟悉的成语 就来源于这个故事。
你认为文中的周幽王最后是“死于骊山之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品行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
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②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③。”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二)
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④洪州牒⑤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注]①克:约定。②审:确实。 ③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④赍(ji):携带。⑤牒:文书。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 | B.元伯具以白母(明白) |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 | D.勉许为办事(答应)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B.请设馔以候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
C.而于此得疾而死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D.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②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范式和李勉在品行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节选)
【乙】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目《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①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注释]:①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②诎右臂支船()
③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④委袖出嘉纸一幅()下列句中“之”与例句“左臂挂念珠倚之”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嘹然有穿云石之声 | B.呼之使前 |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D.无丝竹之乱耳 |
翻译下列句子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根据上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苏东坡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张母计氏
宋张浚母计氏。子幼时,即教以父之言行。后浚以秦桧误国日甚,欲力争以悟君心。念母年高,言之必致祸,忧之,体为之瘠①。母怪问,以实对。母不应,惟诵其父绍圣②初对方正策之辞,曰:“臣宁言而死于斧钺③,不忍不言以负陛下。”浚意遂决,书上,窜④谪。母送之曰:行矣。汝以忠直得祸,何愧?惟勉读圣人书,无以家为念。
(选自《宋史》)
①瘠:瘦。②绍圣:宋哲宗年号。③钺(yuè)古代兵器。④窜:放逐。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念母年高( )②以实对( ) 在“秦桧误国日甚”之际,张浚本欲“力争以悟君心”,是什么原因使他犹豫不决?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三迁其居的孟母,为子刺字的岳母,无不为人称道。文中的张母与此二者相比更胜一筹。结合文章 相关内容,说说张母计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