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文帝遣冯唐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 ①我,独无间处 ②乎?"对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 ③士卒,五日一椎牛 ④,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 ⑤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文帝说 ⑥,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众辱】当众侮辱。②【间处】私底下。③【飨(xiǎng)】用酒食款待。④【椎牛】杀牛。⑤【坐】定罪。⑥【说】同"悦",愉快。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劳军 |
【劳】:慰问 |
B.军士吏被甲 |
【被】:同"披",穿着 |
C.居无何 |
【居】:经过 |
D.使人称谢 |
【称谢】:道谢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之细柳军/行道之人弗受
B.天子且至/年且九十
C.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乃不知有汉
D.天子为动/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下面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作先叙后议,上片叙写出猎盛况,下片则讨论军情、议论国事。
B.上片首句中"狂"字为全词之眼,既是人物性格,也是全词风格。
C.下片引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企盼得到重用、报效朝廷的愿望。
D.词作选材、语言、情感及人物形象都展现出粗犷豪放的艺术魅力。
(4)下面对《周亚夫军细柳》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不得驱驰""按辔徐行"与前面"直驰入"对比,写出周亚夫治军严明的特点。
B."不拜"与"将以下骑送迎"对比,表现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性格。
C.文帝"称善者久之"与"群臣皆惊"对比,表现出西汉初年君臣和谐的景象。
D.全文从不同角度,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一个凛然不可犯的"真将军"形象。
(5)下面对《文帝遣冯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和前文一样,都表现了汉文帝深明大义、有容人之量的品格。
B.故事开头的"怒"体现文帝真性情,结尾的"说"显示文帝大胸襟。
C.文帝责怪冯唐,并不是怪他对自己大不敬,只是怪他说话不分场合。
D.冯唐认为魏尚爱兵善战,却因小错获罪,委婉劝谏文帝要知错能改。
(6)请用三个"/"给《文帝遣冯唐》一文画线处断句。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解释下列加点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2)王之蔽甚矣
(3)赵简子出畋(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翻译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选文中邹忌和郑龙的做法,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1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 (2)及鲁肃过寻阳( )
(3)未尝识书具( ) (4)父利其然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自是指物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假如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网络,你打算怎样劝告他?
刘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①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谏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②有触忤③,祸谴④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公道。其面折庭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
【注释】①除:任命,受职。②脱:倘若,如果。③忤(wǔ):违反,抵触。④谴:贬谪。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以老母辞(),当可免(2)吾当从()汝所之
(3)或()帝盛怒(4)目()之曰:“殿上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译: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刘世安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录毕,走送之()(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4)腰白玉之环()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常手抄借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②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③为之强⑤。又留蚊于素帐中,徐④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⑥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注释】①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②物外:这里指超出事情本身。③项:颈,脖颈。④徐:慢慢地。⑤强:通“僵”,僵硬。⑥唳:鸟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解释加点的词
(1)余忆童稚时(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又留蚊于素帐中(4)昂首观之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飞舞在空中。 |
B.自己认为和群鹤在空中飞舞差不多。 |
C.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
D.自己认为和群鹤飞舞在空中差不多。 |
沈复发现了“观蚊成鹤”这一物外之趣,请你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物外之趣”究竟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