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上述文段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写的《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赞誉为“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
(3)范增数项王。                    目: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B.因击沛公于坐
C.令将军与臣有卻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霸上 B.项伯杀人,臣之。
C.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D.素留侯张良。

下列对选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刘邦)亲自到鸿门,是真心诚意与项羽和解,并拥戴项羽为王。
B.项羽为人善良,宽容大度,所以不计前嫌,接受了刘邦道歉,与之和解。
C.范增有才智谋略,深知刘邦有称王的野心,所以多次暗示项羽除掉刘邦。
D.项伯为人仗义,勇于主持公道,他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了刘邦。

翻译下列文言文语句。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不在酒意:意图
B.游人而禽鸟乐也去:离开
C.饮少醉辄:就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泉香酒洌年又最高
B.负者歌途孙叔敖举
C.山间朝暮也怅恨久
D.醒能述文者不物喜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第3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文言文阅读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至。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者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死者,而俗人竟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鬲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能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工于亡用,不损财于无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身土亲:贴近 B.今则之越:改变
C.愿王孙焉察:详审  D.以吾真反通“返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
(2)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其制礼。
杨王孙反对厚葬,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之大观:景观
B.百废兴具:通“俱”,全、都
C.沙鸥翔集:栖息
D.连月不开:打开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山间之四时②夫战,勇气
B.①云归岩穴暝②人不知不愠
C.①负者歌途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D.①禽鸟知山林乐②辍耕垄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C.选文第3、4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览物而喜”和“览物而悲”的情感。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虽处逆境仍不计个人得失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文言文阅读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变
B.臣所以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
C.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孰:熟悉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9分,每小题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B.至于夏水陵襄:漫上
C.多趣味良:好   
D.每至晴初霜旦:早晨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哀转久   以为妙
B.三峡七百里中      有朋远方来
C.虽奔御风,不以疾也  比至陈,车六七百
D.不疾也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字,就把700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象,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D.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