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有多种方式,泰兴市实验初中八年级(六)班的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四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看图学史
(1)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曾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请问在这场屠杀中日本侵略者屠杀了多少中国人?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什么?
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方式三:赏乐学史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动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抗日歌曲(写出歌曲名称)。
方式四:识物学史
(4)图中的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区全中国”。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
领会与创新
(5)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一位同学在学习日本历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如下资料,并绘制了年代尺。
请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
(1)标志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它的改革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哪一条?
(3)材料一中确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分别与年代尺中的哪两个年代相关?(4)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国内出现的危险倾向,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请举一例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
材料二: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2)你认为表格中数据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摘编自《国际商报》
(3)据材料回答我国政府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4)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认识“对外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造 纸图二活字印刷
材料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在木活字的基础上,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
请回答
(1)请说出我国历史上对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做出贡献的两位人物的姓名。
(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界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界三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为庆祝十八界三中全会的召开,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了“改革成就中国梦,改革铺就强国路。”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改革档案】
材料一
A.历山大二世 | B.明治天皇 | C.罗斯福![]() ![]() ![]() |
D.列宁E.邓小平 F.戈尔巴乔夫 |
(1)小华同学在整理世界历史著名改革卡片档案时。发现有部分卡片乱了,请你帮她把卡片放在相应的人物栏目中
卡片内容 |
人物 |
摆脱民族危机,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
|
开始于20世纪下半期,找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
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导致国家解体 |
【改革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材料三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什么?
【改革经验】
汲取世界改革经验,实现中国腾飞,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请就深化改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