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吗?针对此问题,

小王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猜想2: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猜想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
[设计实验]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小王想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用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使其燃烧,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________;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天平最后
仍平衡。
[实验反思] ⑴实验中气球先变大,后又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王根据该实验现象,再结合前面所学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得出了下列结论:当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                 ,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50℃时,将8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D.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图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它的化学式为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E是一种碱,它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   

(2)C→F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A不可能的物质类别是: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1)图1中能表示K2C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2)在20℃时,将20g的KNO3加入到50g的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t℃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1)和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w1   w2(填“>”、“=”或“<”)。

(4)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部分元素周期表信息回答问题:

(1)图1中A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    

(2)图1中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该元素在图2中的位置:    (填序号);

(3)镓元素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它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填序号)   位置的元素相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