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壮美的中原湖光山色中,追寻我们的血缘之根,追寻我们的民族之根,追寻我们的文化之根,这也许就是“文化河南,壮美中原”的真正意义。
材料二 我会一直仰望河南,河南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中原人是证人。迈入文明的门槛有很多标准:第一需要有文字;第二有城市的痕迹;第三有青铜器;第四有祭祀活动。这一切最早主要发生在河南。(余秋雨)
材料三 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他从浙江宁海出发,以三十多年时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14省,写下了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形象宣传口号是“爱旅游,爱生活”。结合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人物对河南的评价。
“中国旅游日”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结合材料三,描述下图中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

2012年暑假就要来临,你要“背起行囊走四方”,打算到河南的哪些景点(或城市)旅游?(写出3~5个)请你使用词语“跨越”、“肃然起敬”、“如诗如画”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并向读者介绍一个旅游景点或名人故事。
语文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
树人中学准备在初二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两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两年阶段写作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0字左右)
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一个小孩拿着手中的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直接吃而要剥皮呢?”“那是在告诉你,你想要的东西不能伸手就够到,而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为什么橘子的果肉是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那是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 是用来慢慢享用的。还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不能独自享用,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请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发表看法,并作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能离开自己脚下的土地呢?土地滋养了万物,哺育了人类。在我国第21个土地日(6月25日)即将来临之际,光明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一次《脚踏一方土》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些列任务:我们的耕地。2008年党中央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我国应对粮食生产不确定性而作出的基本战略决策。实际状况如何?请看某同学收集的2001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汇总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 时 间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8 |
2009- 2011 |
| 耕地面积(亿亩) |
19.14 |
18.89 |
18.51 |
18.37 |
18.31 |
18.27 |
18.257 |
每年减少40万亩以上 |
我发现:守住耕地红线。据调查中国耕地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有:建设占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退耕等,其中最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增加。据统计,1997年到201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2746.5万亩,相当于半个海南省版图。为此,请你拟写一条号召人们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请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题目。
材料一:大画家齐白石有一个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材料二:1960年3月31日,马寅初因《新人口论》而被狂风暴雨地狠批了几个月,被免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儿子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便不言语,仿佛不值一提的小事,继续看书,神态自若。1979年9月14日,北大隆重召开大会,给马寅初平反并恢复名誉,并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当儿子回来告诉他这一喜讯的时候,他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不置一词,照旧闭目养神,心如止水,好像这与他没有关系。读材料二,推测马寅初两个“噢”背后的意思。
从齐白石的“两笑”与马寅初的“两噢”中,请说说他们对待荣辱时共同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