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⑴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选填单缝、双缝、滤光片)(每空1分)
⑵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⑶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_mm和__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每空3分)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应作出图象(选填
“a—m”或 “ a—1/m”)

实验题:
(1)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时:
①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但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实验前仪器都检查过是好的,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某根连接导线断了。那么,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发生断路故障的导线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断的导线的编号)。

②某同学在实验时对该电路作了改进,其方法是:加接了一个定值电阻R0,如图所示。他加接此电阻的作用是

(2)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左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

为了测定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右图所示,在小铁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木板B水平固定,铅锤通过细线和小铁块相连。l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释放铅锤,让小铁块在木板上加速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块的宽度d如下图所示。

①读出小铁块的宽度d=cm。
②铁块通过光电门l的速度v1=m/s,铁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测量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说明并用字母表示)
④用③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压表V、一个电阻箱R、一个1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0.67
1.00
1.33
1.50
1.60
R(Ω)
1.0
2.0
4.0
6.0
8.0

(1)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若将U-1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取R-1做为横坐标.并画出图像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则该图像的函数表达式:
,该图像与纵轴交点P的物理意义是:
(2)由数据或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V,并经计算出内电阻r= 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一个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的左端施加变化的水平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与对应的弹力变化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甲图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在一串链条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开始释放链条时其下端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对清晰纸带进行数据处理后,在坐标纸上作出链v-t图象(图乙).

(1)观察乙图,请描述小车的运动情况及链条对应的状态并求出BC段对应的平均速度为m/s.
(2)若链条质量为0.20kg,则小车质量为kg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