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法令》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1分,提示:该方案触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依据材料三法律文件的内容判断颁布此文件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
(3)材料三图中从A到B的曲线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举一例即可)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1)图1反映了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围绕英德,在欧洲分别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持"20年休战"局面的欧洲格局是什么体系?20年后,应验了福熙预言的是哪次战争的爆发?
(3)材料三中"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指的是什么组织?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总体变化趋势?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在历史知识擂台赛的抢答中,要求选手根据主持人所提的历史意义说出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下面是主持人与小杰同学的问答情况。

题号
历史意义(问)
历史事件(答)
A
中国实现独立自主,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小杰同学有一题答错,请指出(选出题号即可)并说明理由。

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
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的监察;
唐朝编纂的《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1912年1月,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我国通过了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
--摘编自《联合国家宣言》(1842年1月1日)
材料二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评价这次战役说:"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加"本宣言签字国"有多少个?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次战役"指的是哪一次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为何有这样高度的评价?(不得照抄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