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农业生产不断得到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农具和耕作技术上出现的主要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哪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而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目的是什么?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请回答:
(1)、“中华”、“夷狄”各指什么?
(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试图题

(1)看图一回答: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
(2)图二: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二的方框里
A、北宋B、西夏 C、辽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风雨兼程,在这“第二次革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成功与挫折相伴,反思与期盼链接,欢欣与忧虑交织 ……穿越30年,随着城乡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亲历国民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历史留给国人无数难以忘却的记忆。
-----新华网 2008-01-28
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温家宝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本世纪前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1)材料一中的“第二次革命”指什么? 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哪些?
(3)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后我党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与图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农民有何意义?
(2)党和国家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分析图二信息,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一年?通过何种方式完成的?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4)由图四看出,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