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升上初中,来到一个全新的校园学习,她感到很开心。她说:“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是一个中学生了,我一定要在新的班级里尽快认识所有的同学,和老师、同学成为好朋友,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使我们学业成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黄丽的做法和认识中,你认为她能适应新环境吗?
(2)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们应怎样结识新朋友呢?
妈妈的账单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同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1)读完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谈谈你对“亲情无价”的感悟。
(2)打开记忆的闸门,你能数清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爱有多少吗?不能。岁月给母亲带来忧愁,但却不能使她对孩子的爱减去半分。爱你的母亲吧,无论你怎样做都无法还完你“欠”她的“账”。请写出你为“还账”所要付出的行动。
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理能力会有所提高,但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有有意识的培养。
材料二: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会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1)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保持乐观心态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材料一:好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坏习惯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和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材料二: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抓紧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请回答习惯对人影响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请回答培养好习惯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月下来了,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为了做一个大写的人,做到“自尊自信”,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进一步增强“自尊自信”。
(1)你认为本次活动可以采取哪些形式。(2分,不少于两个)
(2)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3)你认为开展本次活动有何意义?
材料一:袁隆平,被人称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人,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增产的粮食每年能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材料二:北京奥运期间,几十万名奥运志愿者无偿服务在各个奥运赛场,奥组委只为志愿者提供市内交通和餐饮费用,其他费用一概由个人承担。
(1)材料一中袁隆平追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2)看了材料二,有的同学认为,这些志愿者无偿服务,太吃亏了,不值得。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
(3)这些事例对你迈好青春第一步,实现生命的价值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