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
|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
|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
|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剑桥中国秦汉史》指出:“在内战的过程中,一批刘邦的盟友已经取得了帝国之前的列国的某些领土,并自己称王。刘邦已经承认了他们;这时他被公认为皇帝,如果他希望保持他们的支持,他就不能立刻剥夺他们艰苦赢得的成果。”这表明汉高祖分封异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
|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应封王拱卫中央 |
| C.王朝建立初期力量较弱,封王以稳固统治 |
|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
先秦人们种植的农作物中,黍适应粗放的耕种方式,而粟对水肥土壤要求较高,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粟却成为主要的作物。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 B.粟的产量更高 |
| C.气候变化使水热条件改善 | D.统治者的推动 |
美国历史学家鲁滨逊说:“我们所有关于过去事情和情况的信息必须来源于某种证据。这种证据称为史料”, “然而我们当中流行的历史知识不是来自第二手史料······而是来自教科书的阅读、百科全书、故事、戏剧和杂志上的文章。通行的手册和文章一般由对原始史料不知道或知之甚少的人写的。因此它们甚至即使依据最好的第二手的叙述,那至少也是第三手史料。”材料中鲁滨逊的观点是()
| A.强调历史研究要重视史料 |
| B.第二手史料是可信的 |
| C.原始史料是不可信的 |
| D.流行的历史知识是可信的 |
下表是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 石油 |
2 |
3 |
2 |
1 |
2 |
1 |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
| B.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
| C.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
| D.实践启蒙运动思想主张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