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继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高保障水平。适当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2002-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情况
年份 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2002 3006.1
2003 3352.14
2004 3854.33
2005 4527.77
2006 5464.27
2007 7065.35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我国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分
(3)看到上述材料,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怎么做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衡阳卷)】材料: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中方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有关合作,共同将 “一带一路”建成大家的合作之路、友好之路、共赢之路“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材料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今天,人类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国家之间的合作。国家间需要合作,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需要彼此间的合作,生活处处有合作。我们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实现成功的高效的合作?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探究题,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让汽车文明的话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他们搜集的相关信息,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关问题。
信息一:
(1)信息一的图文反映了哪些问题?
信息二:前不久,柳州市驾鹤路与光明路路口斑马线附近发生了让人温暖的一幕:一男子行车至斑马线附近时,见一个驼背老人,由于其身体弯曲厉害,用四角塑料凳子作拐杖支撑身体缓慢行走。驾车男子将车停了下来,并下车帮助老人拿上塑料凳,搀扶其安全走过马路。这虽然造成了后方车辆的短时间堵塞,但见此情形,没有人按喇叭,直到该男子将老人搀扶过马路后快速回到车上将车驶离……此场景恰好被一市民拍摄下来,配上相关文字后发到微信朋友圈,网友们对这温暖的一幕纷纷点赞、转发。(注:点赞多表示赞同、喜爱的评论。)
(2)简要分析上述“温暖场景”获得网友们点赞的主要原因。
信息三:随着车辆的增加,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司机之间因驾车问题而大动肝火的“路怒”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司机遇到交通拥堵或不文明驾车行为时便会产生愤怒情绪,甚至辱骂、袭击他人和其他汽车以泄愤。“路怒”是汽车社会的副产品,也是世界的通病,不仅影响司机的身心健康,威胁驾驶安全,也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
(3)汽车不仅承载着公民,更承载着公民意识,文明驾车要向“路怒”说不。作为驾车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路怒”情绪的发生?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卷)】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回顾2014年工作时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多重矛盾交织的复杂形势,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面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材料二: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过去一年,我国在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形势下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11 分)行法治之路
【科学立法】(1)下面是小美所在班级黑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内容 |
教材观点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
|
立法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各答出一点即可。)
【公正司法】2014年底,江苏省泰州市6家企业因违法倾倒废酸污染长江支流,被法院判决赔偿 1.6 亿元,用于环境修复。
(2)两位同学就此材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补充完整。
小美:这体现了 的基本国策。
小明:这体现了法律① ② 的特征。
【严格执法全民守法】思想品德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两幅漫画: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别对上面两幅漫画进行分析。 (4 分)
漫画一:
漫画二: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圆小康之梦
【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
【深化改革】2014 年以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举措。
(2)请你列举其中两例。(不得照抄试题中的举措)
【全面小康】小美所在年级开展以“陕西扶贫”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探究材料:我省部分扶贫对象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技术,仅凭个人能力难以脱贫。
陕西秦巴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明显滞后,贫困程度深。
探究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3)我发现的问题:
(4)我对该问题的分析:
(5)我的解决方案:
(6)大美中国,你我同行!大美陕西,你我共建!作为三秦儿女,你能为建设大美陕西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