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A B C D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等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写图下面的字母代号,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的原因。
(3)说说两则材料中呈现的科技发明成果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分)
材料三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
国别 |
人物 |
内容 |
结果 |
唐一天竺 |
玄奘 |
西行取经 |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
唐一日本 |
鉴真 |
6次东渡 |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务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材料三中,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态度?
如图,欧洲在面积和海拔上可以说是个“小矮人”,但在近现代史上却是影响世界的巨人”一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帝国为何昙花一现?图二扩张的结果是什么?
(2)二战后的欧洲被什么历史现象所撕裂?这种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联合的欧洲在世界舞台上再次崛起,这对当今世界有何影响?
(4)通过以上观察与思考,你有何感悟?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非凡的城市。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座城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乔治·华盛顿,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这里是联邦政府运筹帷幄的地方,1JO年前颁布了什么文件?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作用?
(3)这里是国际舞台的中心,90年前和70年前两次国际会议签署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抓住有利时机……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转折?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何举措?(举出两例即可)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