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A B C D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等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写图下面的字母代号,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的原因。
(3)说说两则材料中呈现的科技发明成果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回答:
(1)材料一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
(2)红军远征途中召开了哪一重要会议?会议确立了以谁为党中央的领导?
(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作为青少年学生,你认为长征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材料二是党的哪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方面上来的战略决策?
(5)结合红军远征途中重要会议和材料二重要会议的历史意义,归纳这两次会议的共同点。
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这得益于该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一次重要改革--罗斯福新政。
请回答:
(1)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扫除了美国崛起道路上的什么障碍?
(2)应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3)请你简要归纳美国的崛起的基本条件?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请回答:
(1)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长达三十余年的"自强""求富"的运动。概括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
(2)辛亥革命被称为"完整意义是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概述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说道:"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材料二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一贯反对共产主义的丘吉尔却要大力援助俄国的原因。
(2)材料二中罗斯福为什么说12月7日"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3)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合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0 |
--均改变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的什么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五"计划的两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