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的爸爸早晨从家骑自行车送小军去学校上学,他们的速度是12千米/时,用了0.5小时到达学校;放学时,让小军坐汽车,汽车的速度为V千米/时.
(1)写出t与V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小军要在10分钟内回到家,那么汽车的速度至少为多少?
计算: .
已知点 是线段 的中点,点 是直线 上的任意一点,分别过点 和点 作直线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和点 .我们定义垂足与中点之间的距离为"足中距".
(1) 猜想验证 如图1,当点 与点 重合时,请你猜想、验证后直接写出"足中距" 和 的数量关系是 .
(2) 探究证明 如图2,当点 是线段 上的任意一点时,"足中距" 和 的数量关系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 拓展延伸 如图3,①当点 是线段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时,"足中距" 和 的数量关系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②若 ,请直接写出线段 、 、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抛物线 与 轴交于 、 两点,与 轴交于点 ,直线 过 、 两点,连接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证: ;
(3)点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点 为抛物线上位于直线 上方的一点,过点 作 轴交直线 于点 ,点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线段 的长度最大时,求 的最小值.
如图所示,直线 与双曲线 交于 、 两点,已知点 的纵坐标为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与 轴交于点 , , .
(1)求直线 的解析式;
(2)若点 是第二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 的面积是 的面积的2倍,求点 的坐标;
(3)直接写出不等式 的解集.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生所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增产攻坚第一阶段实现水稻亩产量700公斤的目标,第三阶段实现水稻亩产量1008公斤的目标.
(1)如果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亩产量的增长率相同,求亩产量的平均增长率;
(2)按照(1)中亩产量增长率,科研团队期望第四阶段水稻亩产量达到1200公斤,请通过计算说明他们的目标能否实现.